球友会app新闻中心News

“主食”你吃球友会app对了吗?

2024-08-06 21:54:10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QY球友会appQY球友会appQY球友会app中国人民联勤保障部队第903医院营养科营养护师/注册营养技师/《中国临床营养网》签约营养师

  主食包括谷类、杂豆类和薯类,位居平衡膳食宝塔底层。主食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是最经济的膳食能量来源,也是B族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

  谷类中的精制米面是我国居民的主食大军,近年来我国居民谷类的消费量在逐年下降,而动物性食物和油脂摄入量在逐年增多。

  过度加工的精制米面缺乏全谷物中的B族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营养素。不合理的饮食模式极易导致营养素摄入量失衡,增加膳食相关慢性病发生的风险。

  谷类包括大米、小米、黑米、玉米、小麦、大麦、高粱、燕麦、荞麦、薏米等。淀粉是谷类食物的主要成分(占40%~70%)。谷类中蛋白质含量为8%~12%,是膳食蛋白质的重要来源。谷类中脂肪含量较少(约2%)[1],大部分是不饱和脂肪酸,还有少量磷脂,主要存在糊粉层和谷胚中。谷类所含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种类和数量因品种不同而有差异。

  为了追求风味和口感,我们经常选择精制谷物,即全谷物去除了谷皮、糊粉层和谷胚,这样就会损失掉大量的B族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一些有益健康的植物化学物。下面这幅结构图可以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全谷物和精制谷物的区别。

  糊粉层(外胚层):紧贴谷皮,为胚乳的外层,含较多的蛋白质、脂肪,以及丰富的B族维生素及矿物质。

  谷胚:种子发芽的地方,含蛋白质、脂肪、多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

  杂豆类主要有赤豆、芸豆、绿豆、豌豆、蚕豆等。与大豆相比,杂豆中淀粉含量较高(50%~60%),所以杂豆类常被我们看作是主食。

  杂豆中蛋白质含量(约20%)虽然低于大豆,但氨基酸的组成和大豆相似,也接近人体的需要,尤其是富含谷类蛋白质缺乏的赖氨酸。因此,杂豆与谷类食物搭配食用,可以起到蛋白质互补作用。

  杂豆中脂肪含量低(约1%),B族维生素含量比谷类高,也富含钙、磷、铁、钾、镁等矿物质。

  薯类包括马铃薯、甘薯(红薯、山芋)、芋头、山药和木薯等。薯类中碳水化合物物含量约25%,蛋白质、脂肪含量较低,薯类中维生素C含量高于谷类。马铃薯中钾含量非常丰富;甘薯中β-胡萝卜素含量比谷类高,同时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平均每天摄入谷类食物200~300g,其中包含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薯类50~150g[1]。表1是不同人群的主食建议摄入量,供大家参考。

  全谷物和杂豆的共同特点是仅经研磨/粉碎/压片等简单处理后而成,保留了完整的形态,也最大程度保留了其天然营养成分。研究证实增加全谷物摄入可以降低全因死亡风险、降低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有助于维持正常体重、延缓体重增长;增加燕麦和荞麦的摄入可改善血脂异常的情况;增加薯类摄入可降低便秘的发生风险。

  很少吃粗杂粮、薯类的朋友们,可以看看营养师们是如何把它们融入到日常膳食中的。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每天选用不同种类的谷薯类,保证一日三餐中至少一餐有全谷物。

  早餐可以选择一根玉米、三两个芋艿、自制的五谷豆浆、一杯热牛奶泡燕麦片(微波炉叮一下更香醇)、一份八宝粥、一个热气腾腾的杂粮馒头等。

  中晚餐时间比较充足,可以选一份二米饭、一碗鸡丝荞麦面、一份酸辣土豆丝,可以选择用芸豆、花豆、红豆煮松软后适当调味球友会app,制做成美味的凉菜,也可以选择来一份红薯粉或土豆粉,或者直接来个香喷喷的烤红薯。

  血糖生成指数(GI)是评价含碳水化合物食物引起餐后血糖反应的一个生理指标,它表示含50g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与相当量葡萄糖在一定时间(一般为2小时)体内血糖反应水平的百分比值。主食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者和肥胖人群需要多关注主食的GI值。

  一般认为GI70为高GI食物,55~70为中GI食物,55为低GI食物。高GI的食物,进入胃肠后消化快球友会app、吸收率高,葡萄糖释放快,葡萄糖进入血液后峰值高;而低GI食物,在胃肠中停留时间长,吸收率低,葡萄糖释放缓慢,葡萄糖进入血液后的峰值低,下降速度慢。

  食物GI会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食物的物理状况和加工烹饪方法等。谷类加工越精细GI值越高,蒸煮较烂的米饭其GI值高于干米饭;煮粥时间较长或加碱,在增加米粥粘稠度的同时也会增加血糖水平。

  另外,食物搭配对GI值也有一定的影响,主食与富含蛋白质、脂肪及膳食纤维的食物做成的混合饭菜,可降低血糖生成指数,如杂粮饭、荠菜鲜肉小馄饨、胡萝卜鸡丝面等球友会app。下表为常见主食的GI值,供大家参考。

  国家注册营养师/中国老年医学会营养与食品安全分会副会长/《中国临床营养网》专家顾问等职务。

  从事临床工作三十多年,对开展临床肠内肠外个性化营养支持指导及在老年病、肿瘤等个性化营养干预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相关的核心杂志发表论文三十余篇,主编专著一本,参编专著四本,主持及参与省市课题6项。

  [1]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2]杨月欣.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M].第6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9.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搜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