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友会新闻 qiuyouhui News
杂粮概念推动食产业飞速发展球友会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城乡居民主食制作方式已经从家庭自制向工业化和社会化供应转变,“为80、90后做什么饭”成为山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吸引消费者舌尖的一个课题。2012年以来,做中国北方杂粮主食厨房成为山西破解这个课题的方向:两年来,山西小杂粮主食加工业快速发展,目前已经有12家企业跻身全国主食加工示范企业,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 放在全国市场的天平上称一称,山西农业产业的比较优势是小杂粮。据调查,山西小杂粮目前有豆、麦、粟、薯、黍5大类20种,种植面积近年来维持在1500万亩左右,约占全国的1/10。谷子、荞麦和燕麦等小杂粮的面积、产量均居全国前列。 但优势背后难掩小杂粮王国的窘境:从2000年到2010年,10年间山西小杂粮的种植面积“缩水”500万亩,总产减少10亿公斤。近年来随着杂粮产业化的发展,这一下降趋势才有所改变。 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吃出健康成为城乡居民消费主要需求。小杂粮以其膳食纤维素丰富和保健功能成为人们主食餐桌上的新宠。但是,山西小杂粮产业由于长期粗放式发展,卖原粮成为产业的主要销售方式。此外,产业化进程缓慢,深加工产品较少,缺乏规模化企业的拉动,导致很多杂粮食品仅局限于风味小吃,未进入三餐主食行列。许多深受消费者喜爱的杂粮主食和制品,其生产技术装备多停留在小作坊、小规模水平上,生产自动化和标准化程度低,产品品质难球友会app以保障,掺杂使假现象普遍,严重制约了传统杂粮食品产业的传承与发展。 2012年以来,山西杂粮产业确立了杂粮主食工业化的发展路径,并逐步对现有杂粮生产工艺进行升级改造和引进现代食品加工技术,深入挖掘民间传统杂粮主食独特配方及工艺,注重营养性、功能性产品开发,推动了杂粮主食加工技术、装备自主研发和推广应用,杂粮主食产业有了快速发展的两年。 两年中,企业成为山西小杂粮产业化的驱动力量;政府只做两件事规划引导、服务协调。 有“杂粮厨房”的资源优势,有直接面对京津城市群的市场优势。共识之后是行动。 2011年,山西省政府提出,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用产业翻番来支撑富民增收。 2012年,山西启动杂粮产业振兴计划,优化品质球友会app结构,培育龙头企业,建设生产基地,重点发展优势杂粮。同时,《山西省特色食品行业调整振兴实施方案》出台,提出振兴和壮大山西省特色食品行业,推进食品工业尽快成为山西新的支柱产业。 随后,山西省农业厅做出杂粮加工产业布局:晋北重点发展燕麦凉面等小杂粮复合面制品、熟食制品等主食化营养食品;东西两山重点发展小杂粮月饼、饼干、早餐饼等即食食品和休闲食品,推广生产小杂粮生物营养素等高附加值产品。山西建设国家级小杂粮生产加工基地的远景跃然眼前。 作为配套,山西公布《特色农产品产业支撑项目指导目录》,捆绑5亿元财政资金给予项目贴息,将主食加工业纳入项目建设,搭建银企合作平台,积极组织金融单位支持企业信贷资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重点企业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连续两年投入资金,对杂粮主食加工企业展示展销予以补助球友会。 政府引导、政策发力,一批规模大、思路新的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孕育而生,紫团、双合成、六味斋、亿家康、亿佳美、谷之爱等知名企业探路主深加工,塑造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知名主食品牌。 2013年,农业部在全国启动“主食加工业提升工程”,并将山西作为主食加工试点省份。2014年,山西12个全国主食加工示范企业渐入佳境。 2011年,山西紫团公司一家山西最早实现工厂化生产食用菌的企业,开始依托台湾研发团队创新百素珍杂粮包子。该项目因为和政府的前期预想规划几乎同步而备受山西农业产业高层关注。 2012年,该公司引进了10万吨的冷冻杂粮菌菇包子生产线,两年来的研发和市场开拓,已经完成了上党地区的市场布局,每天销售额已经稳定在10万元。百素珍素包子因为是主食和副食的营养叠加而一跃成为上党地区餐桌上的新宠。 太原市六味斋公司是山西目前最大的低温肉制品加工企业,也是一个有200年历史的老店。2012年,六味斋投资5000万元在右玉建设了20万亩有机杂粮生产基地,研发出杂粮米面粉球友会、杂粮方便速冻食品、杂粮主食3大类2000多个产品,诸如荞面猫耳朵等高难度杂粮主食加工都已经实现工业化生产,同时在清徐县投资建设的厂房也投入使用,加工能力突破1.5万吨;300个好主妇连锁便利店深入太原市的大街小巷,覆盖了城区的主要居民区。这一转型为六味斋的销售增加了4亿元。 双合成是“中华老字号企业”,该公司以月饼、中点、西点等产品的全机械化流水作业及无菌封闭生产为主营业务。2007年,该公司在试水早餐工程中初尝主食产业的甜头。2013年该公司的月饼销售市场遇冷,而主食加工产业5亿元的销售收入弥补了月饼市场的“损失”,这坚定了该公司进军杂粮主食加工产业的信心。 山西省农业厅农产品加工局局长李岳峰说,下一步山西将加大扶持力度,实现杂粮产业规模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和结构优化方向转变,由资源简单消耗向技术升级和品牌战略方向转变,由分散无序发展向产业化和集聚化方向转变,做特、做精、做大、做强杂粮主食加工业。 明天谁来做饭?政策扶持、企业引领、产业化推进,山西杂粮主食加工产业的目标和路径越来越明晰。